当前位置:力锐教育 > 备考资料 > 行测(EPI) > 言语理解 >
    热点内容
  • 银行/安徽农商行招聘EPI/行测言语理解...
  • 突破行测逻辑填空的第一道防线感情色彩
  • 行测技巧:“顺藤摸瓜”,排序从此不再怕
  • 行测主旨观点题如何寻找作者的“小心思”
  • 行测技巧:逻辑填空学会对选项“分类”
  • 抓好撬动行测“言语”的杠杆
  • 浅谈行测承接叙述题方法认知的局限性
  • 行测片段阅读题正确率较低缘由分析
  • 行测言语理解答题技巧:小顿号、大学问
  • 行测片段阅读备考:“转折文段”易错分析
    • 行测技巧:文段理解定有用 把握“末节”做对题

  • 发布时间:2019-12-28 09:34:18   已阅读:0
  • 【导读】2020安徽农商行社会招聘公告暂未发布,笔试时间为公告发布后的一个月之后。力锐教育为大家整理了2020安徽农商行校园招聘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报名入口|考试时间备考专题,考生可提前收藏专题页面,我们在公告发布第一时间同步更新,更多关于2020安徽农商行招聘备考信息可关注力锐教育。

    众所周知,行测考试有着时间紧、题量大的特点,于是很多同学在做题的过程当中,都会想尽办法去解决时间。特别是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特别容易只看开头、结尾,判断好所谓的“总结句”,然后就开始对选项进行排除了。至于题目当中的人物呀、例子呀、名言警句呀什么的,总以为是细枝末节的“末节”,不重要,就下意识的进行忽略。可是同学们,这些所谓的“末节”真的就不重要吗?力锐教育专家带大家来看一道题。

    【例题】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在其人口中形成对某种主要文明的认同,没有相通的种族构成,其内部凝聚力就不会强盛,那么即使产生人口增长,具有众多人口,也难以形成数量优势和国家可用的有利战略资源。奥匈帝国在这方面就很典型。在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控制权时,哈布斯堡王朝虽然已有3700万人口,却还是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在19世纪下半叶败给了普鲁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口未必是国家的有利战略资源

    B.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C.国民的文化认同对国家至关重要

    D.人口结构与国家凝聚力息息相关

    安徽农商行招聘网解析:答案D。文段首句即提出观点——如果人口没有形成对主要文明的认同,没有相通的种族构成,即便数量庞大,国家的凝聚力也不会强大。然后以奥匈帝国的例子对此进一步论证。结合例子中的“还是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人口结构对国家的影响。A、B 项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排除。文段除了提到“对某种主要文明的认同”以外,还有“相通的种族构成”,C 项只体现了其中一点,D 项“人口结构”涵盖了两个方面,故排除 C,选 D。

    对于这道主旨观点题,很多同学都能读明白,典型的总分文段,先说明自己的观点,在通过奥匈帝国进行举例。于是很多人就只看第一句话了。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的总句理解完毕以后特别容易选择C呢?

    其实在这段文字中,第一句话并不容易让我们理解。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于后文的例子来帮助我们体会了。在后文奥匈帝国的例子中,明确说明了“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而导致失败,不就是在告诉我们人口结构对于统一的凝聚力很重要吗?这个时候再去看选项,答案就很明显了。

    所以,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所谓的一点点时间,而忽略了一些关键的细节,最终导致我们失去不该丢的分数哦。要记住,文段理解无小事,把握“末节”方可快解题!加油吧!

    安徽农商行考试交流群:529852728

    咨询QQ:1927004227

    银行/安徽农商行考试复习综合教材

    力锐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缩
    • QQ咨询

    • 力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