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锐教育 > 备考资料 > 行测(EPI) > 言语理解 >
    热点内容
  • 银行/安徽农商行招聘EPI/行测言语理解...
  • 突破行测逻辑填空的第一道防线感情色彩
  • 行测技巧:“顺藤摸瓜”,排序从此不再怕
  • 行测主旨观点题如何寻找作者的“小心思”
  • 行测技巧:逻辑填空学会对选项“分类”
  • 抓好撬动行测“言语”的杠杆
  • 浅谈行测承接叙述题方法认知的局限性
  • 行测片段阅读题正确率较低缘由分析
  • 行测言语理解答题技巧:小顿号、大学问
  • 行测片段阅读备考:“转折文段”易错分析
    • 行测技巧:“顺藤摸瓜”,排序从此不再怕

  • 发布时间:2019-10-19 13:40:28   已阅读:0
  • 【导读】2020安徽农商行社会招聘公告暂未发布,笔试时间为公告发布后的一个月之后。力锐教育为大家整理了2020安徽农商行校园招聘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报名入口|考试时间备考专题,考生可提前收藏专题页面,我们在公告发布第一时间同步更新,更多关于2020安徽农商行招聘备考信息可关注力锐教育。

    语句排序题,重点的解题核心可分为“抓逻辑起点”及“抓关键词句”

    今天来说一说,如何抓逻辑起点?

    所谓的逻辑起点,即行文的首句。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晰如何判断某句话是否适合作为一篇文章的起点。

    适合作首句的两种情况:

    ①描述文章主题的背景句。如果一句话,在介绍行文的时代背景或是话题出现的现状,那么此类句子更加适合作为祈使句,放在行文的前面。

    ②引出通篇行文话题的句子。从写作的逻辑上来讲,如果想介绍某一个事物,一定需要先引出行文论述的话题,再对这篇文章涉及的几个方面加以论证及说明。同学们可以试想,如果一篇文章直接一些内容进行具体说明或是原因分析,我们一定会特别发懵,总觉得行文的语言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跳跃,就是因为来主题都没有引出,就直接论证主题,肯定是不合常理的。

    不适合作为首句的若干种情况

    ①某句中若出现了“实指代词”,该句无法作为首句存在。

    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不能仅仅依据是否存在“代词”来判断某一句能否作为首句,原因很简单,一般是前文出现了某个概念,后文才能对其进行指代。其实从本质来讲,这种情况只适合于“实指代词”,就是前文已然出现了该代词的实际指代对象。

    如果是“虚指代词”,其实是可以独立放置于首句的。比如曾经周小波在书中曾经写到:这是个大时代,也是个小时代,这是个让人无限膨胀的时代,也是让人谦逊内敛的时代。在这句话中,代词往往就是一个语气上的祈使词。所以,各位备考的小伙伴儿们务必要牢记这种特殊的情况。

    ②某句中出现总结词,无法成为首句

    这一点其实不言自明,总结词是对前文内容信息的概括,不可能放置在文章逻辑起点中。

    ③某句中含有连接词,例如关联词或并列词的后半部分,务必排除,无法成为一段话的逻辑起点。

    安徽农商行考试交流群:529852728

    咨询QQ:1927004227

    银行/安徽农商行考试复习综合教材

    力锐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缩
    • QQ咨询

    • 力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