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锐教育 > 备考资料 > 行测(EPI) > 言语理解 >
    热点内容
  • 银行/安徽农商行招聘EPI/行测言语理解...
  • 突破行测逻辑填空的第一道防线感情色彩
  • 行测技巧:“顺藤摸瓜”,排序从此不再怕
  • 行测主旨观点题如何寻找作者的“小心思”
  • 行测技巧:逻辑填空学会对选项“分类”
  • 抓好撬动行测“言语”的杠杆
  • 浅谈行测承接叙述题方法认知的局限性
  • 行测片段阅读题正确率较低缘由分析
  • 行测言语理解答题技巧:小顿号、大学问
  • 行测片段阅读备考:“转折文段”易错分析
    • 行测针对性跳读,片段阅读有技巧

  • 发布时间:2019-11-15 16:15:08   已阅读:0
  • 【导读】2020安徽农商行社会招聘公告暂未发布,笔试时间为公告发布后的一个月之后。力锐教育为大家整理了2020安徽农商行校园招聘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报名入口|考试时间备考专题,考生可提前收藏专题页面,我们在公告发布第一时间同步更新,更多关于2020安徽农商行招聘备考信息可关注力锐教育。

    做题速度要想快,首先就得通过问法,快速判断题目的作答要求。如果是问“意在说明”,读材料的时候就得先看材料,宏观阅读,把握文段的整体意图观点,不需要注意细节。

    要做到快速把握文段的整体意图,在阅读的时候,一是要勾画材料中论述的话题,确定文段主要讨论的主题对象;二是要关注特殊的词语,关联词、举例词、引导词意味着主次关系的变化,需要在阅读的时候重点关注的。通过特殊词语,可以快速区分材料信息的重要性,从而锁定重点信息,做题速度自然也就提升了。

    【例1】

    有人说:“三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此言曾引起强烈争议,很多人对于这两位先贤的可比性提出质疑:文学和绘画怎么比呢?但是从社会功能讲来,如果没有鲁迅,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会大不相同。美术终究不能像文学那样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意愿,并在读者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深痕。例如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插图,虽然有助于读者对小说中的人物、内涵产生具象感,促进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但不能替代小说本身。齐白石的画,以独特的艺术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间的鲜活意象,也有对社会不平的尖锐讽刺,但终归不能像鲁迅的小说、杂文那样对社会施以巨大的冲击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学和美术有不同的艺术价值

    B.美术是一种含蓄、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

    C.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力较美术更胜一筹

    D.鲁迅在民族性格的形成中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答案】C

    安徽农商行招聘网解析:题目的问法“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通过问法可以看到,题目的要求是想我们去找文段想表明的信息,也就是要找文段的重点。在阅读文段中,文段首先用“有人说”,介绍了“三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引出“文学和绘画怎么比”的质疑,通过“有人说”,我们很清楚,这个质疑并不是观点,而是作者要反驳的,也就是说,提示了我们文段讨论的话题是“比较文学和美术”。接着,在“但是”之后,作者直接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是具有可比性的。然后,“例如”介绍了两个例子,通过鲁迅的小说和插画、鲁迅的小说和齐白石的画的对比,说明美术不像文学那样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意愿,因此不能像文学那样对社会施以巨大的冲击力。“有人说”、“但是”、“例如”,通过这三个词,我们就能快速地得出作者的观点:小说比美术的社会功能、作用更大。

    四个选项中,“鲁迅”是文段举的例子,非文段重点,排除D。文段对比的是文学和美术社会功能的大小,A、B也可排除。本题选C。

     

    安徽农商行考试交流群:529852728

    咨询QQ:1927004227

    银行/安徽农商行考试复习综合教材

    力锐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缩
    • QQ咨询

    • 力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