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阅读题技巧:“弦外之音”你听出来了吗?
【导读】2020安徽农商行社会招聘公告暂未发布,笔试时间为公告发布后的一个月之后。力锐教育为大家整理了2020安徽农商行校园招聘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报名入口|考试时间备考专题,考生可提前收藏专题页面,我们在公告发布第一时间同步更新,更多关于2020安徽农商行招聘备考信息可关注力锐教育。
“弦外之音”是近年来行测考查频率显著提升的一种题型——隐性主旨题。何为隐性主旨,即作者想说却未明说的话。那么如何去识别这种题型呢?今天力锐教育专家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隐性主旨题的行文脉络。
第一种:文段引出一个问题。
例:50年前,世界人口大约只有如今的一半,人类曾希望用所谓的“绿色革命”阻止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杂交种子和化肥使用量的猛增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人类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统计显示,与我们父辈生活的时代相比,当下全球的粮食产量翻了将近一番,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农业生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增长了两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对粮食危机的本质认识不足
B.杂交种子和化肥并非“绿色革命”的本质
C.解决问题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D.“绿色革命”并非解决粮食危机的良药
安徽农商行招聘网解析:文段共三句,第一句指出我们曾通过绿色革命解决粮食危机,第二句对上文的做法进行了评价,取得了效果但付出了代价。第三句通过统计的数据来佐证第二句的观点。从句间关系不难分析出,重点在第二句,那么从作者的感情倾向来看,付出了代价肯定是不好的,所以作者的真实意图是不希望我们付出代价。对比选项,C为同义转述。
第二种:引出问题—分析危害(或原因)。
例:面对具有威胁性的突发事件,恐慌心理是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但是,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经验显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许多损失可能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恐慌导致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产生恐慌心理是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的正常反应
B.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C.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其实不必慌张
D.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心态
安徽农商行招聘网解析:第一句引出话题,恐慌是本能,属于正常反应。第二句转折,过度恐慌危害比事件本身更可怕。第三句举例论证第二句的危害。故而重点在第二句。立足作者的角度,危害如此严重,肯定要避免,所以作者的真正的意图是让我们不要过度恐慌。对比选项,D为正确答案。
安徽农商行考试交流群:529852728
咨询QQ:919370770
银行/安徽农商行考试复习综合教材
力锐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行测语句排序的那些误解和正解
- 下一篇:反对关系在手,行测逻辑填空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