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锐教育 > 备考资料 > 行测(EPI) > 逻辑推理 >
    热点内容
  • 行测逻辑判断中的“至多”与“至少”
  • 行测技巧:利用“矛盾”辨真假
  • 行测判断推理题力度比较——让你避开那些“...
  • 行测技巧:假言命题快速解题之“公式”速记
  • 行测备考:两个诀窍要牢记
  • 行测类比推理题如何实现“胜人一筹”
  • 考试行测高分技巧:把握三大逻辑精神
  • 2020年银行校招考试逻辑推理精选题(1...
  • 行测技巧:假言命题中的真假话问题
  • 行测可能性推理解题三大原则
    • 行测判断推理之“虚张声势”的假言命题

  • 发布时间:2019-06-03 09:54:33   已阅读:0
  • 【导读】2020安徽农商行社会招聘公告暂未发布,笔试时间为公告发布后的一个月之后。力锐教育为大家整理了2020安徽农商行校园招聘公告|职位表|报名时间|报名入口|考试时间备考专题,考生可提前收藏专题页面,我们在公告发布第一时间同步更新,更多关于2020安徽农商行招聘备考信息可关注力锐教育。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什么叫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呢?在一个假言命题中,先描述充分条件,后描述必要条件的就叫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那考生们在考试中拿到一个假言命题时,如何通过一些标志去快速确定此命题是不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可以通过既定的关联词进行判定,常见的连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关联词有:

     

    1.如果……那么/就……

     

    2.只要……就……

     

    3.若……则……

     

    因此,以后只要看到题干中的假言命题是用上述关联词进行连接,那么这个假言命题就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只要/若后面是充分条件(A),那么/就/则后面是必要条件(B)。

     

    【例题1】有一句歌词:“如果不经历风雨,那么怎能见彩虹。”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歌词的逻辑推论:

     

    A.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B.若经历风雨,则能看见彩虹

     

    C.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看见彩虹

     

    D.凡看见彩虹的都应该是经历过风雨的

     

      安徽农商行招聘网解析:B。首先,题干中出现了一个用“如果……那么……”这个关联词连接的假言命题,因此可以确定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前是充分,后是必要,题干的推出关系为: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A项,“只有……才……”连接的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在后,必要条件在前,因此是后推前,只有后面经历风雨是非A,才后面能见彩虹是非B,非B→非A,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完全正确;B项,“若……则……”连接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前推后,若后面经历风雨是非A,则,能看见彩虹是非B,因此B项是非A→非B,错误;C项,“除非……否则不……”连接的假言命题,是后推前,除非后面经历风雨是非A,否则不后面能看见彩虹是非B,因此C项是非B→非A,正确;D项,“凡”就是“如果”的意思,所以也是非B→非A,正确。所以答案选B。

     

    【例题2】城市水网的管理是个难题,要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只能通过水管工人们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是他们的实地调查,此外别无他法。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确定:

     

    A.没有水管工人将无法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B.如果不进行实地调查就不可能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C.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足以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D.进行实地调查就可以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

      安徽农商行招聘网解析:A。题干“要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只能通过水管工人们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是他们的实地调查,此外别无他法”等同于“如果要发现水网问题,那么要通过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实地调查”充分条件(发现水网问题)→必要条件(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或者实地调查)。A项,非B(没有水管工人的经验判断和实调查)→非A(无法发现水网问题),正确;B项,不进行实地调查不能让非B成立,所以错误;C项,B(水管工人的个人经验判断→A(发现城市水网的问题),错误;D项,B(进行实地调查)→A(发现问题),错误。故答案选A。

     

    (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什么叫做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呢?在一个假言命题中,先描述必要条件,后描述充分条件的就叫做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我们在考试中拿到一个假言命题时,有可以通过哪些关联词去快速确定此命题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呢?常见的连接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关联词有:

     

    1.只有……才……

     

    2.除非……否则不……

     

    因此,以后只要看到题干中的假言命题是用上述关联词进行连接,那么这个假言命题就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否则不后面是充分条件(A),只有/除非后面是必要条件(B)。

     

    【例题1】只有抓好基础教育的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为了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必须要有过硬的教育水平。

     

    由此可见:

     

    A.我们必须要使全社会都关注教育

     

    B.为了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必须要抓好基础教育的建设

     

    C.为了使教育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要增加高校教师的薪酬

     

    D.为了抓好基础教育建设,要让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安徽农商行招聘网解析:B。文段中“只有抓好基础教育的建设,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因此推出关系为:教育水平迈上高台阶→抓好基础教育建设;其次,“为了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必须要有过硬的教育水平”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出关系为:立足于强国之林→有过硬的教育水平。根据假言命题的传递性,可得出:立足于强国之林→有过硬的教育水平→抓好基础教育建设。A项,全社会都关注题干未提,排除;B项,A(立足强国之林)→B(抓好基础教育建设),正确;C项,增加教师薪酬文中未提,排除;D项,拥有本科学历文中未提,排除。答案选B。

     

    【例题2】除非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否则我对我的行为不负有道德责任。因为一个人若无力避免某种行为,就不应被认为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对上述论证最正确的理解是:

     

    A.如果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那么我做出的行为是可以选择的

     

    B.只要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我就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C.一个人如果能避免某种行为,那么,就应该认为他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D.一个人如果能做出行为选择,那么,某种行为就是他能避免的

     

      安徽农商行招聘网解析:A。文中“除非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否则我对我的行为不负有道德责任”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因此A(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B(我能够做出选择);第二句“因为一个人若无力避免某种行为,就不应被认为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故A(无力避免某种行为)→B(不应该负有道德责任)。两个假言命题间并不存在传递性。A项,A(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B(我做出的行为是可以选择),正确;B项,B(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A(我就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错误;C项,非A(能避免某种行为)→非B(他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错误;D项,做出行为选择和能避免某种行为之间没有推出关系,错误。故答案选A。

    安徽农商行考试交流群:529852728

    咨询QQ:919370770

    银行/安徽农商行考试复习综合教材

    力锐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缩
    • QQ咨询

    • 力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