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锐教育 > 备考资料 > 行测(EPI) > 言语理解 >
    热点内容
  • 银行/安徽农商行招聘EPI/行测言语理解...
  • 突破行测逻辑填空的第一道防线感情色彩
  • 行测技巧:“顺藤摸瓜”,排序从此不再怕
  • 行测主旨观点题如何寻找作者的“小心思”
  • 行测技巧:逻辑填空学会对选项“分类”
  • 抓好撬动行测“言语”的杠杆
  • 浅谈行测承接叙述题方法认知的局限性
  • 行测片段阅读题正确率较低缘由分析
  • 行测言语理解答题技巧:小顿号、大学问
  • 行测片段阅读备考:“转折文段”易错分析
    • 银行/安徽农商行招聘EPI/行测言语理解精选题(268)

  • 发布时间:2020-10-10 12:07:39   已阅读:0
  • 力锐教育www.liruijiaoyu.com将银行/安徽农商行招聘EPI/行测言语理解精选题(268)发布如下:

    【示例】为何见义勇为发生伤害的案件屡屡引发争议?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对见义 勇为者缺少相应权利救济和实体程序的保护,往往是作为普通的案件来进行调查处理的。因此,目前真正值得反思的是,      ,比如,建立见义勇为案件争议调查 听证制度,见义勇为者如果对调查处理意见存在异议,就有权利提出听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何对见义勇为者加大相应的权利救济和实体程序的保护

    B.能否在制度、程序上对见义勇为案件的调查处理进行规范

    C.政府应该如何在制度和程序方面进行改善来处理争议事件

    D.如何才能避免制度和程序方面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迟滞

     

    【答案】B。安徽农商行解析:文段第一句提出疑问——见义勇为发生伤害的案件为何屡屡引发争议。第二句回答首句,指出原因是审理案件中对见义勇为者缺少权利救济和实体程序的保护,此类案件只是作为普通案件去调查处理了。第三句应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即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见义勇为案件,让其没有争议,横线后对对策进行举例说明,即要从制度等层面进行完善。B 项与上下文衔接恰当。A、C、D 项均脱离文段的话题“见义勇为案件”,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B。

    银行网申简历指导联系QQ1927004227

    2021银行/安徽农商行考试培训课程

    安徽农商行考试交流群:529852728

    咨询QQ:1927004227

    力锐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缩
    • QQ咨询

    • 力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