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锐教育 > 备考资料 > 行测(EPI) > 逻辑推理 >
    热点内容
  • 行测逻辑判断中的“至多”与“至少”
  • 行测技巧:利用“矛盾”辨真假
  • 行测判断推理题力度比较——让你避开那些“...
  • 行测技巧:假言命题快速解题之“公式”速记
  • 行测备考:两个诀窍要牢记
  • 行测类比推理题如何实现“胜人一筹”
  • 考试行测高分技巧:把握三大逻辑精神
  • 2020年银行校招考试逻辑推理精选题(1...
  • 行测技巧:假言命题中的真假话问题
  • 行测可能性推理解题三大原则
    • 银行/安徽农商行招聘EPI/行测逻辑推理精选题(48)

  • 发布时间:2020-04-25 11:43:50   已阅读:0
  • 力锐教育www.liruijiaoyu.com将银行/安徽农商行招聘EPI/行测逻辑推理精选题(48)发布如下:

    例:一位德国科学家做了一项研究,他向一组6个月大的婴儿展示尺寸和颜色相同的图片,其中一部分图片内容是花朵或鱼类,另一部分图片内容是蜘蛛或蛇。结果发现,当看到花朵或鱼类的图片时,婴儿无明显反应,而当看到蜘蛛或蛇的图片时,所有婴儿的瞳孔都明显变大。因此,这位科学家认为,人们对危险动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学习。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A.每个人表达恐惧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B.所有婴儿都见到过真实的花朵或鱼类

    C.瞳孔扩大是产生压力或恐惧的标志之一

    D.多数成年人见到蜘蛛或蛇都会产生恐惧

     

    安徽农商行解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干的论证方式。

    论据:一位德国科学家做了一项研究,当看到花朵或鱼类的图片时,婴儿无明显反应,而当看到蜘蛛或蛇的图片时,所有婴儿的瞳孔都明显变大。

    结论:人们对危险动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而非后天学习。

    在题干的前提中提到的是“瞳孔放大”,而结论提到的是“恐惧”,所以只要在这两者之间建立好联系即可。A项“表达恐惧的方式都不尽相同”、B项“见到过真实的花朵或鱼类”、 D项“见到蜘蛛或蛇都会产生恐惧”,都没有在以上两者间建立联系。而C项“瞳孔扩大是产生压力或恐惧的标志之一”,在论据和论点间建立了联系,即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

    综上,只要使用“搭桥”的方式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观察前提和结论是否出现概念的跳跃,若有,则跳跃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假设。

    2020银行/安徽农商行考试教材

    2020银行/安徽农商行考试培训课程

    安徽农商行考试交流群:529852728
    咨询QQ:211557856

    力锐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缩
    • QQ咨询

    • 力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