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锐教育 > 备考资料 > 行测(EPI) > 思维策略 >
    热点内容
  • 行测常识题库:五四运动
  • 行测常识判断政治考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 行测常识考点梳理及例题讲解:科技常识
  • 行测猜答案有哪些“窍门”
  • 行测逻辑关系“三巨头”之联合关系
  • 行测备考:“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做题速...
  • 行测如何提升做题速度
  • 常识判断考点知识精讲:科技常识
  • 银行考试之应届生暑期备考建议
  • 行测备考新思维:最不利原则
    • 银行/安徽农商题行招聘EPI/行测思维逻辑精选(199)

  • 发布时间:2020-08-12 14:19:28   已阅读:0
  • 力锐教育www.liruijiaoyu.com将银行/安徽农商题行招聘EPI/行测思维逻辑精选(199)发布如下:

    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射)

    这一物理现象的诗句比较好掌握,常考的大致分为两类现象:一类是诗句中涉及到影子的,比如:“对影成三人”、“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就是树木枝叶的影子)等等;另一类是诗句中涉及遮挡的,比如:“峰多巧障日”(山峰多了,遮挡了太阳光)、“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推开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顶,阳光只能从云缝中穿出照亮江面。都是云遮挡住了光线。)

    2. 光的反射

    这一类诗句是试题中考得最多的,只要诗句中出现倒影、镜子,就都属于光的反射(镜面反射),比如:“楼台倒影入池塘”、“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等等。

    3. 光的折射

    这一类诗句特别少,大家记住两句就够了:“潭清疑水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看到的“落日”并不是实际的太阳,而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虚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以下。)

    4.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最有代表性的诗句是苏轼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问君何不指上听?”和韦应物的“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鸣?”这两首诗的疑问部分都是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但这类诗句在试题中往往考得不会那么贴切,只要和声音有关,都可以说涉及到“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物理现象,比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

    5. 声音的反射(回声)

    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这就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现象,产生回声。

    6. 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

    凡是诗句中涉及到弓的都可以说“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比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等。

    7. 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

    凡是诗句中有物体从高处落下,都可以说“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8. 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

    这一类知识对于没做过历年试题的同学来说容易被忽视,也不容易想到,但只要做过类似的试题,这一类知识就非常好理解了,凡是涉及到气味(试题中常常是香味)的诗句,都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比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满架蔷薇一院香”、“弄花香满衣”等等。

    9. 物态变化

    这类其实和考诗词关系不大,主要考的是物理知识,记住几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露、雾是液化,霜、雾凇、冰花是凝华,再通过诗句中的相关字来判断体现的物理现象。比如:“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凝华)等。

    2020安徽农商行面试班预定

     

    安徽农商行考试交流群:529852728

    咨询QQ:1927004227

    力锐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缩
    • QQ咨询

    • 力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