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力锐教育 > 备考资料 > 行测(EPI) > 思维策略 >
    热点内容
  • 行测常识题库:五四运动
  • 行测常识判断政治考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 行测常识考点梳理及例题讲解:科技常识
  • 行测猜答案有哪些“窍门”
  • 行测逻辑关系“三巨头”之联合关系
  • 行测备考:“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做题速...
  • 行测如何提升做题速度
  • 常识判断考点知识精讲:科技常识
  • 银行考试之应届生暑期备考建议
  • 行测备考新思维:最不利原则
    • 银行/安徽农商题行招聘EPI/行测思维逻辑精选(127)

  • 发布时间:2020-06-20 14:15:17   已阅读:0
  • 力锐教育www.liruijiaoyu.com将银行/安徽农商题行招聘EPI/行测思维逻辑精选(127)发布如下:

    一、浮力

    (一)定义

    浮力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

    (二)公式

    浮力的定义式为F浮=G排(即物体浮力等于物体下沉时排开液体的重力),计算可用它推导出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液体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N/kg,单位牛顿;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立方米)。液体的浮力也适用于气体。

    (三)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木头能在水中漂浮,轮船能在大海中航行,飞机能在天空中飞行等都是属于浮力现象。

    (四)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和重力相反,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重力要把所有想跑的物体拉回地面,而浮力是帮助大家离开地面。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密度有关系。在水中,比水密度大的物体会下沉,比如石头、铁块;比水密度小的物体会上升,比如塑料、木头。

    (五)特殊情况

    当一个浮体的顶部界面接触不到液体时,则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压力才会产生浮力。至于一个位于容器底面上的物体,这种现象并不多,因为只要其间有一层很薄的液膜,就能传递压强,底面就有向上的压力,物体上下表面有了压力差,物体就会受到浮力。

    2020银行/安徽农商行考试教材

    2020银行/安徽农商行考试培训课程

    安徽农商行考试交流群:529852728
    咨询QQ:211557856

    力锐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收缩
    • QQ咨询

    • 力锐教育